沈阳形意心理学心理咨询中心

Shenyang Xingyi psychology counseling center

预约电话

15840505513

当前位置: 主页 > 服务项目 > 厌学心理 >

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编辑:沈阳心理咨询师|沈阳心理医生|沈阳心理疏导治疗 时间:2021-12-28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以及家庭成员的言语、行为、感情与人际关系的总和。家庭环境的兴衰,取决于家庭主要成员建设和巩固家庭的综合能力。
家庭环境的优劣在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差异极大的作用。少儿时期是个体人际互动和认识事物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会潜移默化地依据其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家长对事物的看法来认识、评价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观念和模式。
研究表明,在家庭成员彼此互动与合作的过程中,少年儿童能从中深有体会地获得自己是如何被他人知觉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少年儿童又能不断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进而促进其自我意识的获得和发展。如果在人际互动中少年儿童能感知自己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这将会有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他们会逐渐地、由浅至深地形成关爱他人的思想,最终促使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家庭教养模式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港湾,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中最重要的初级社会生活场所,家庭氛围对孩子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甚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良好或者恶劣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往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在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的构建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都替代不了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影响孩子们的情绪、情感、个性、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等心理特征的塑造。但是,家庭如何才能发挥好这种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很多家长都还没有真正地引起注意或者是不得其法。
心理学研究者和教育学研究者在家庭教养模式的定义上有着不尽相同的观点。某学者认为,家庭教养模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他们对待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父母的教养行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有定向目标的专门行为,又包括目标非定向的教养行为,诸如姿势、手势、语调的变化或情绪的自然流露等。
我所说的家庭教养模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各种教养思想、态度和方式方法的特征的综合性概括,隐藏在其背后的是父母的人格特质及其教养子女的思想、态度和能力。父母要有意、有序、有规划地用与其子女潜质相匹配而且相对稳定的思想、态度和方式方法去教养子女。
1.家庭教养的作用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们合理、安全、健康和睿智地成长,那从其幼儿期开始,我们就不应该以极端的观点和态度去处处防止或阻拦他们使用或把玩家中的各种物件,而是耐心地教他们掌握使用或把玩物件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对于对孩子们的安全来说有危险的地方或者怕被损毁的物件等特殊情况,家长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其中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帮助他们了解和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或把玩相关物件的常识,使他们能正确而合理地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事物,正确而合理的使用或把玩家中的物件,促使他们建立起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格品质。而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家长培养、历练孩子们的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
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言,我们家长要做到不处处事事包办,而是及时地引导他们懂得其自行解决问题的道理、方法和途径,以便促使他们在思想上建立起自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在亲力亲为地应对各种事务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潜移默化地历练出很强的应变、抗压、抗挫、勇于担当以及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任何经验的产生与获得,都是需要我们在自己的经历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的。
因而,家长要分清孩子们成长中的是非曲直,不要极端地枉自剥夺孩子们自我历练的机会。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某种事物不甚了解或者操作不当,可从旁给予孩子正确、合理的指导意见,引导孩子客观、理性地面对该事物。孩子们有了应变、抗压、抗挫、勇于担当以及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身心自然而然就会健康、睿智和快乐地成长。
另外,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物是儿童不宜接触或入目的,家长应将其妥善地保存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不应该随意地随处放置,更不应该放纵孩子或者任凭孩子以他们自己的喜好与心情去沾染这些儿童不宜的事物。
总之,孩子们的身心能否顺利、健康、快乐地成长,有赖于我们家长的教养模式是否积极。
2.技巧性地转换教养模式
如果家长一味地以说教的方式来指导孩子们学习各种知识,孩子们长期被动地接受家长的这种枯燥的教育方式,他们的听觉神经系统就会产生疲劳、麻木的感觉,心里难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致使他们只要一听见家长说话心里就烦,甚至很多时候不管家长说的是什么,他们都不想听、不爱听,能避开就避开。
也就是说,在家长长期用语言与孩子沟通思想的情况下,孩子们往往会因听觉疲劳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某个家庭中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我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多从换位思考、亲身体验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这样家长才能构建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掷地有声。
在孩子出现不爱听或不想听家长的说教而产生逆反心理后,甚至是在未发生此种情况之前,我建议家长们将语言说教的教养方式技巧性地转换成书面教养方式,通过视觉来传达教养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家长把他们要传达的指导意见以书写的方式用文字符号呈现出来,以便让孩子们用眼睛接收家长发出的指导信息。
调研的数据显示:家长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养时,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感觉新颖、浪漫、刺激,他们也能适应这种教养方式,平静而理性地接受家长的要求,态度端正地积极面对。
3.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取向和类型
我对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取向,更多关注的是我们父母教养的作用。我主要考察和验证父母们采用的教养模式及其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其逻辑和意义是什么?
我所采取的研究取向包括维度取向和类型取向:维度取向是以维度来描述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模式以及某一维度及其之下的具体教养方法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我觉得亲子关系的基本维度包括矫形(即纠正)—恣意(即任意放纵)和施恩—施威,同时我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模式的类型取向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发现:有父母“矫形”人格特征的孩子一般都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特征,而被父母宠溺、“恣意”的孩子大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并伴有任性、逆反等心理倾向;父母对其“施恩”过多的孩子,表现出自私、自利、攻击性强等性格特征,而感受父母“施威”过多的孩子,则比较被动服从、缺乏自信心并伴有依赖性等心理特征。
从1989年开始,我依据形意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地考察、研究父母的教养行为和亲子交往的不同风格,并且依据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将父母教养模式作特征性概括,寻找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经过调研,我剖析了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用父母教养模式的内容来评定他们的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模式分为操控型、恣意型和恩威并施型三种类型,家长选择哪种类型的教养模式对孩子进行教养,其作用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我的研究揭示,儿童个性定势的形成并非是由其父母的某种行为维度决定的,而是受到其父母整套行为模式的影响。在此,我依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将“束缚”作不同的区分:虽然“操控型”父母和“恣意型”父母都会对儿童身心的正常成长有所“束缚”,但前者的“束缚”是严苛中略有不正确或者非理性的干涉因素,而后者的“束缚”却是无目的的放任自流,甚至是走向极端的宠溺过度。
如果我们家长在教养儿童的时候只是单一地进行施恩式教养或者施威式教养,那么单一的教养内容和氛围就会产生如下的效果:
父母“施恩”给儿童,虽然体现了他们对儿童的理解、帮助、支持和关爱,但如果只有父母对儿童一味迁就的理解、帮助、支持和关爱,而没有对他们的缺点或错误的纠正,就只能算是任其自由的溺爱式恣意型教养模式。
父母“施威”给儿童,是对儿童心里所滋生或存在的邪恶的、非健康一面进行震慑,以便顺利地矫形他们出现偏差、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但这种缺乏关爱成分的教养手段,会让儿童在心里产生畏惧感或反感,当他们面对某些事物时,不是畏葸不前地不敢抉择,就是硬着头皮不管不顾地随意抉择。这种只通过施威来达到矫形目的教养模式可被称为操控型教养模式。
4.“恩威并施型”教养模式
鉴于单一实施前两种教养模式会产生不良的效果,父母们应依据儿童自身的潜质,有意识、有质量地将它们整合成一个既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益又刚柔并济的“恩威并施型”教养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教养模式极其人性化地以合情、合理、合法等为衡量利弊关系和是非曲直的标尺,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解决或纠正问题,效果正确而又显著。
我受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影响,刻苦钻研形意心理学和恩威并施综合疗法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并且将它们应用到心理治疗的实践中,释放其正能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认为,在人类社会家庭教养模式的定义中,应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对儿童成长中的“形意”所作的要求,应是积极的和有目标的;二是父母在儿童心理的构建过程中,要在方向和质量方面做恩威并施的引导与纠正。
依据社会形态飞跃发展的趋势所需,我研究了人类社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家庭教养模式的疑难问题,在经历多年对家庭教养模式的潜心研究与应用后,我综合运用形意心理学和恩威并施疗法理论的精髓,创立出了恩威并施型家庭教养模式,其核心是指教养者采取恩威并施、相辅相成的教养策略和教养方法,持之以恒地以积极、健康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等引导、教养被教养者。
从1990年开始,我以“恩威并施”的理论为指导,分别有计划地在思想、态度和行为等层面引导5名5—8岁的儿童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促使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活动从无知、无为、被动、软弱的服从向主动、睿智、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转换。
案例1:一天,儿童晓玲(化名)正在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地看自己都喜爱的电视节目,我对她说:“晓玲,我口渴了,想喝水,你去给我倒一杯水好吗?”晓玲听到后,虽然有些不太情愿地噘起了小嘴儿,但她什么也没有说,满足了我的请求。
一个星期后,我又在晓玲欢欢喜喜地看电视的时候让她为我倒一杯水。这次虽然她还是有些不情愿,但她没有噘嘴儿,而是以轻松的表情去完成了这个任务。
等我再去晓玲家的时候,她便能积极主动地给我端来一杯水了。事后我对晓玲说:“我让你做这件事,是想让你懂得,既然父母和长辈们都在尽其所能地给你提供优越的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那么你们也应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为父母和长辈们做些事情。在你为父母和长辈们付出辛劳的同时,你们自己的身心也会逐渐地增添一种‘我能帮助别人了’的快乐感觉,而你心里体会到的感触就是一种爱与被爱的精神享受。”
案例2:一天,儿童小泽在专心致志、津津有味地吃着他喜欢的食物,表情非常快乐。我问他:“小泽,你吃的食物好吃吗?爱吃吗?”他笑呵呵地回答:“好吃,我很爱吃。”我又问他:“你的父母怎么没有你吃的多呢?”他回答说:“他们可能不喜欢这些东西,所以他们不愿意吃。”我请小泽暂时停止吃食物,让他仔细地听我给他解释这其中的缘由:“首先,你的父母知道这些食物好吃,他们也特别爱吃,但是因为你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致使他们不能轻易地随便为自己购买这些食物吃;其次,你现在年幼,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而这些食物里正好含有你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所以他们才买回来给你吃,主要是给你补充营养的。这是他们作为父母对你付出极致的关爱,而不是他们不想吃或者不爱吃。如果他们不知道这些食物好吃,他们又怎么能够给你买回来呢?你明白吗?”他听后忙说:“我明白了。”
从那以后,小泽再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时,就会想着给父母留一些,甚至还会对父母说:“我吃够了,这些东西你们一定要吃了,不然就会放坏了。”
在我对其各方面进行引导十余年后,在他18岁那一年,我再次和小泽进行了心理沟通。我对小泽说:“你现在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很健康,身心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再看看你的父母,他们已经人到中年了,经过岁月的敲打,他们的眼角都布满了皱纹,尤其是你的母亲,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整个人显得特别的苍老。在养育你的这些年里,他们在物质享受方面对自己特别苛刻,却在尽可能地满足你的一切需求。今天我与你交流这个问题,你是否有了新的认识,能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生活物资的使用和分配应该以谁为主、以谁为次吗?”说到这里,我只见小泽眼睛一亮,他面带笑容,发至内心地说:“我认识到了,认识到了。”
从以上的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孩子思想和行为上的华丽转身过程,呈现给我们的是积极、健康而又现实的结果。
在初始接受某些事物,特别是那些需要他们的身心去付出辛劳的事物时,儿童是“被动地接受和服从”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事情不甚了了,所以他们才在思想上有些不理解和不情愿,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地被动执行,再加上教养人合情合理的思想引导,他们会逐渐地意识到自己应该有所担当,这也就构建起了他们在关爱他人方面的责任感、义务感和奉献精神等,从而在思想观念上转变成“自愿、主动地付出”辛劳。
从孩子们对教养人的正确引导的理解和领悟程度来看,他们也愿意接受正确、合理的意见或者要求。也就是说,无论是多大年龄的孩子,只要教养人把所说的内容讲清楚,能让他们听懂、理解我们的意图,而我们的要求也合情合理,那么,哪怕是需要他们在执行要求时放弃他们自己目前的精神享受或者物质享受,他们也愿意接受。这是因为他们都懂得,只要他们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做出来的行为等能赢得教养人的赞赏或者允许,那就是对的,他们就有成就感了。从受众在心理状态与行为反应等方面能产生积极的改变来看,他们有理由欣然接受教养人的正确指导,也愿意接受合理的建议或者要求,这是因为人人都有想与他人达成共识的需求。
在婴幼儿时期,人们的心理就如同一张空白的表格。而这个表格究竟由谁来填写、应该合理地填些什么?其答案很简单:其一,应该由我们教养人填写;其二,以儿童们自我认知来随意地填写。因此,儿童能否构建正确而合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主要还在于我们教养人自身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等,它们才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现今社会上有些人,虽然已经到了二十几岁或者三十几岁的年龄,可是因为教养人的正确指导长期缺位,致使他们的生理年龄和其心理年龄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落差较大。即使都已经这样了,还有一些家长说,这可能是孩子们成熟得比较晚,还需要时间。我认为这是一种托词,是不正确的、以偏概全的思想观念。而有这种自欺欺人心理的人,大多都在饮着自酿的苦酒。
5.相互影响的家庭教养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体制飞跃式转型,人们的思想和人生价值观也随之转变,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上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模式。
在积极研究家庭教养模式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子女在家庭中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是与父母相互影响。在父母们影响、改变和塑造子女的人格品质的同时,子女自身的情绪、个性、气质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也在影响父母对其教养模式的选择。
我从亲子互动的研究中发现,父母在和行为正常的儿童一起互动时,大都显得心态平和;而父母在与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一起互动时,则会变得情绪紧张、心跳过速。这表明了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父母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反应。
在人类社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教养模式和亲子互动的分析放在更为广阔的宏观系统中,包括文化背景、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及社会支持等层面,而且要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目标在家庭内的反映。各种教养模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会随着其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养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总之,在对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上,我们的视角应更为广阔。我们不仅要将父母的特征和儿童的特征都纳入教养模式的系统内,而且应从家庭生态系统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及社会支持等层面去探究其成因和特点,研究的方法和手段都要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但是,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因素来自方方面面,我们如何能更为科学地将其编码和量化,如何能在实际验证中对那些真实情境进行客观的评价,如何才能对教养模式的类型、结构和效能等作进一步的定性?这些都对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分隔线----------------------------